English

盛世修本草 国庆献厚礼

1999-09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周兆钧 本报记者 余传诗 我有话说

在迎接共和国诞生50周年的日子里,一块享誉世界的瑰宝又闪耀出鲜艳夺目的光彩,这就是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煌煌巨著——《中华本草》。

在我国,本草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我们的祖先在治疗无数沉疴和宿疾的过程中,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药学应用经验与生产技术,创立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,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本草学著述。

然而,自李时珍编撰《本草纲目》之后的400多年中,虽然本草学大有发展,却再也没有一本阐述中国传统药物的本草学著作问世。新中国成立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研究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辅佐,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,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关注与重视,重新编纂一部全面总结我国本草学发展与研究成果的权威著作,已成为海内外从事中医药研究的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夙愿。

1984年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编纂《中华本草》列为重大科研课题。历经5年的酝酿筹备,于1989年5月成立了《中华本草》编委会,全国60多家高等医药院校、科研院所和国内从事本草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开始投入编纂工作。经过10年的辛勤努力,一部集2000年中医药整理研究大成、代表当代研究最高水平的本草巨著———《中华本草》诞生了,这也是继《本草纲目》后本草学发展的一次划时代总结。

《中华本草》所涉及的知识之广博、收载的内容之翔实、体现的水平之先进,均为前所未有,全书计有30卷2800余万字,遴选收录中药8980味,配置描绘插图8534幅,在内容、编排与篇幅上均超过历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,对每味中药的药理、性能分析、考证等研究指标,也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时只有近10个项目发展到现在的24个项目,并附有中文名、拉丁学名、英中(中英)对照化学成分等8种索引。

《中华本草》以其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、权威性等特点,成为一部代表国家级水平的传世之作,对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与中药现代化、中药生产规模化、中药应用国际化,将会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指导作用。

现代本草学涉及的学科广,《中华本草》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。尽管如此,很多出版社都希望能揽下这部划时代旷世之作的编辑出版任务。在反复的洽谈中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最终以不要任何补贴,凭借着具有编辑出版中医药书籍的悠久历史、拥有一支门类齐全与素质良好的中医药编辑队伍、有着足够经济实力三大优势独拔头筹。

为确保这项编辑出版任务的顺利完成,该社除抽调专门力量成立《中华本草》编辑室外,还组织已退休的老编辑重返“战场”,并制订了一个构思严密、翔实可行的作战方案。据统计,仅在编辑加工中,从原稿中发现并修改的错误就有数万处,写给作者要求解疑的信件有30多万字。

开印时,又恰逢上海的霉雨季节,空气湿度大,纸张出现了皱褶。该社领导当机立断,决定迅速改换用纸。出版科、纸张材料科的同志闻风而动,紧急调运……最终如期向共和国5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